残特奥会聋人足球项目新闻发布会现场
主题:聚焦残特奥会聋人足球项目,共话赛事筹备
时间:2025年5月9日(星期五)上午10时
地点:佛山市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上午好!欢迎来到残特奥会聋人足球项目新闻发布会。即将于5月15日在佛山举办的残特奥会聋人足球项目备受关注,今天我们在此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家详细介绍赛事筹备的相关情况。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嘉宾,他们是:佛山市副市长、佛山赛区执委会副主任黄少文先生;佛山市残联理事长、佛山赛区执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黄齐锋先生;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佛山赛区执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黄宝坚先生;南海区副区长、南海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孔小燕女士。我是主持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崔伟国。
今天的发布会将分为两项议程。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黄少文先生为我们通报我市筹备残特奥会聋人足球项目的工作情况。
佛山市副市长、佛山赛区执委会副主任黄少文:各位媒体朋友们,上午好!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聋人足球项目,将于5月15日至25日在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南海体育中心举办。这是本届残特奥会的首场赛事,届时将有来自全国的12支代表队同场竞技。这不仅是对佛山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检验,也是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新面貌的重要契机。目前,各项筹办工作已准备就绪。下面,我代表佛山赛区执委会,向大家介绍赛事筹备的总体情况。
第一,强化责任担当,高位推动赛事筹办。按照广东赛区执委会相关要求,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的佛山赛区执委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理念,落实“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迅速制定并印发了筹备工作实施方案,高质量、高标准筹备办好佛山赛区项目,全力推进场馆改造等各项重点工作。目前,聋人足球项目单项竞委会已实现实体化运作,抽调骨干组建专班集中办公,通过多轮次专业化培训,确保赛事组织、应急响应、服务保障等环节精准落地。
第二,聚焦关键环节,提供贴心服务保障。在市执委会统筹下,我们通过实施“五大行动”,聚焦环境、交通、卫生、安全等各领域全面优化服务保障。其中,为了办好这次残特奥会聋人足球赛事,我们重点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升级无障碍硬件设施。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设施,高标准完成世纪莲体育中心、南海体育中心两大场馆“无障碍设施改造2.0工程”,并通过无障碍体验团队近百次场景模拟测试,确保让观赛与竞技实现空间无障碍、信息无障碍、沟通无障碍。二是建立多维度保障机制。以保障运动员需求为导向,专项制定聋人运动员应急沟通方案,确保工作响应“零障碍”。从严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确保食品安全与竞赛公平双达标。发挥“志愿之城”优势,630名志愿者将用手语和微笑传递佛山的城市温度。三是构筑全方位安保防线。强化底线思维,主动防范应对风险,统筹制定安保工作系列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布防安保、医疗等应急力量,打造“专业指挥+科技赋能+多元协同”的立体化安保矩阵,全力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第三,坚持以赛兴城,带动城市全面提升。当前,佛山正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再造一个新佛山”,我们将以此次赛事筹备为契机,让体育赛事与城市能级提升、推动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为高质量发展贡献体育力量。下来,我们将做好“赛事搭台、经济唱戏”文章,把“场内”高水平竞技比赛,与“场外”美食、文化、旅游等资源“串珠成链”,在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项目的同时,推动“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传统民俗活动和佛山“西甲”、叠滘龙船漂移等特色赛事“出圈”“出彩”,让赛事激活城市文旅体产业发展、充分展现佛山城市形象,打造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的典范。
我们相信,这场赛事不仅能让运动员们收获突破自我、闪耀人生的瞬间,也将让全社会共同感受到佛山这座城市的温度与力量。
最后,诚挚地邀请大家莅临佛山,共赴这场“平等、融合、共享”的残特奥之约,一起为运动健儿们喝彩!佛山将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办出特色、办出风格、办出精彩,为全国人民奉献首场展现湾区特色、体现岭南风格的体育盛会!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黄少文先生。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请工作人员做好准备,并请获得提问机会的媒体朋友通报自己就职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请举手提问。
记者:我是新快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个问题,聋人足球赛与普通足球赛在规则、裁判、赛事组织上有哪些不同之处?谢谢。
主持人:好,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佛山市残联理事长黄齐锋先生回答。
佛山市残联理事长、佛山赛区执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黄齐锋:聋人足球的规则框架如场地尺寸、进球得分、越位规则等与普通足球大体相同。但是针对听障运动员的特点,我们在裁判执法、球员沟通和赛事组织方面都进行了优化。一是“静音”模式。所有运动员需在赛前接受听力检测分级,确保符合听障运动员标准,即要求听力损失≥55分贝。在竞赛中,所有球员佩戴的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的必须取下,确保同等听力条件参赛。二是裁判使用旗语、手势或闪光灯代替哨声,如举旗表示犯规、暂停比赛。边裁同样通过旗帜动作传递判罚信息。三是配备沟通无障碍的相关设施设备。赛事配备手语翻译协助沟通。场地配备闪光灯提示系统,如中场开球、比赛结束信号等。整个赛事在沟通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力,为聋人运动员公平、公正、便捷参赛提供充分保障。
主持人:下面请媒体继续提问。
记者:我是南海融媒的记者。我想提问的是,南海是这次赛事的主要承办区,请问南海在赛事筹备上有什么主要举措,目前的进度如何?
主持人: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南海区副区长孔小燕女士回答。
南海区副区长、南海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孔小燕:南海区作为赛事承办地,我们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筹备工作。第一方面是赛事场馆方面,目前已经全部就绪,并且已经通过了验收和运行的测试。南海体育中心体育场已参照国际标准完成无障碍升级,也增加了高对比度标识、震动提醒装置、防滑坡道、盲文指引等设施,让视障听障群体能够看得清楚、走得顺畅。在4月11日,场馆以及周边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衔接全部通过了验收;在4月24日举办的测试赛中,也得到了运动员“贴心、便利”的高度评价。我们招募了专业的手语翻译老师,将在赛事期间全程驻场,315名赛事志愿者也均已通过手语培训,我们希望通过“硬设施+软服务”,为运动员带来既方便又暖心的赛事体验。
第二方面的准备是关于服务保障,在这方面已经完成了整个服务保障网络的构建,确保赛事能够顺利举办。聋人足球竞委会自成立以来,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倒排工期,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对赛事各环节进行了细致规划,确保筹备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推进。特别是从严格筛选食品安全、无障碍设施、安保等方面都达标的接待酒店,到为参赛选手配备可视门铃灯等专属关怀措施,再到联合高校招募315名志愿者,并且开展急救、手语、礼仪等专项培训,南海正在以全民参与的热情,希望将赛事的保障工作做得更加扎实、细致。在这一次赛事结束之后,我们还会把这次残特奥会筹备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城市日常管理中,让本次赛事筹备的成果,成为百万市民共享的民生礼包。
第三方面的准备是在文旅活动方面,通过推出“赛事+文旅”融合活动,让大家领略南海的风采。赛事期间,南海体育中心将上演醒狮表演等富有岭南特色的节目;同时,借势赛事热度,打造“跟着全运游南海”的精品线路,串联功夫小镇、龙舟基地等特色资源,给大家带来全新的文旅体验。此外,彩绘盲道、公益观影等融合活动已率先拉开帷幕,后续还将开展无障碍研学、醒狮体验、融合运动会等系列活动。我们希望以赛事为媒,让文旅体深度融合,让八方宾客全方位认识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希望用高标准、暖人心的服务以及强有力的保障,向全社会呈现一场全民参与、全城共荣的体育盛事,谢谢。
主持人:下面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你好,我是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的记者。佛山是否有本土运动员参加此次赛事,佛山在推动残疾人体育发展方面有哪些支持?
主持人: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市残联理事长黄齐锋先生回答。
佛山市残联理事长、佛山赛区执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黄齐锋:本次赛事将有1名佛山本土运动员——陆永健参赛,他不仅是运动员,更是佛山“残健共融”文明精神的代言人。
多年来,佛山倡导平等参与、融合发展,多维度铺就残疾人体育的“星光大道”,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赛事搭台。我们每年举办一次单项锦标赛,每四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全市残疾人运动会,鼓励他们通过体育运动改善身体功能,激发他们逆境向前、积极进取的精神,让更多“折翼天使”在运动中重拾自信。二是冠军摇篮。佛山每年在全市范围内选拔运动苗子,加以科学训练、培养,选送至省队、国家队,为残疾运动员提供更好的体育发展道路。多年来,佛山培育了林福荣、林萍、潘嘉敏等多届残疾人奥运会金牌得主,曹远航、梁燕芬、赖善章、梁伟聪、李丽青、孙变变等一大批世界冠军得主,在乒乓球、游泳、自行车等多个赛事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三是政策添薪。2025年,佛山出台《佛山市参加重大体育比赛奖励办法》,对残疾运动员与健全人“同奖同誉”,区级、镇(街道)结合实际叠加奖励,充分调动广大残疾运动员、教练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拼搏者既有荣誉感,更有获得感!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安排最后一个问题,请媒体提问。
记者:你好,我是来自央广网的记者。这次赛事将有来自全国及港澳地区300多名选手参赛,是个宣传佛山城市形象的好机会,请问佛山在借助体育赛事推广文旅工作方面,将有哪些措施?
主持人: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黄宝坚先生回答。
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佛山赛区执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黄宝坚:展示城市的形象,可以有不同的维度。借助重大而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推广文旅工作、宣传佛山形象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本次承办的十五运以及残特奥会等赛事就是很好的平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推动赛事承办与佛山文旅发展主题融合。早在去年,我们在谋划布局推动文旅发展各项举措时,明确提出通过承办十五运与残特奥会赛事带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其中体育场馆免费开放纳入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予以推进落实;此外,我们在谋划开展的佛山市建设“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行动方案中,提出建设“赛事之城”,通过办好包括十五运与残特奥会赛事项目,并配套开展各类徒步、骑行、马拉松、佛山“西甲”、叠滘龙船漂移、中国龙舟大奖赛等多元化的赛事,不断提升佛山影响力,让“跟着赛事游佛山”成为时尚风潮。
二是推动赛事节点与佛山文旅产品融合。利用本次赛事的时间节点,我们将推出特色旅游精品线路,以及各类优惠文旅产品和配套服务,并鼓励全市文旅行业推出“赛事+文旅”套餐,实现“一张门票惠游佛山”,进一步增加观赛人员在佛山的停留时间,吸引游客深入了解佛山的文化特色,增加文旅消费。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我们承办了省文旅厅喜洋洋乐融融游广东之佛山站暨“跟着龙舟去旅行”文旅消费促进活动,以十五运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为纽带,为游客送上五一假期的文旅盛宴,其中,在南海西樵听音湖美食节现场专设十五运文创产品摊位,也受到游客与市民的热捧。
三是推动赛事营销与文旅营销融合。我们将抓好承办本次赛事的重要时间节点,用好佛山文旅全媒体矩阵以及海外平台,将赛事主题宣传与佛山文旅线上营销全面融合,结合线下特色文旅活动,通过视频、帖文推送以及佛趣游等多个平台,发放游客消费福利,吸引市民和游客广泛参与佛山文旅各类活动,既扩大赛事的影响力,也扩大佛山城市的知名度。谢谢。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各位媒体朋友的参与。接下来,各位媒体朋友可以就所关心的问题持续关注官方发布的相关信息。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